首页/保山热点/正文

保山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万亩东山披新绿

2017-10-16 来源:云南日报
 
点击
 
评论
1345444249646260000[1].jpg

  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

  从保山中心城区远远向东山望去,原来裸露的山体逐渐披上了绿装,这得益于保山市推进的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,该项目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,各项工作推进迅速,生态恢复的效果逐渐显现。

  通过实施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、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、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“三个万亩工程”,不久的将来,保山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城市、生态城市、5A级景区。

  创新规划 实施生态恢复工程

  金秋十月,走进东山,在还没实施生态恢复的区域,我们看到林地以云南松为主,灌木较少,山体植被单一,山脚、山腰、山顶植被种类差异较小,森林覆盖率较低。临大保高速一侧山体裸露面积较大,严重影响了东山作为“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第一印象区“、”滇西边境中心城市门户区“的景观视觉效果。

  “历史上由于过度伐木、开垦,东山山体、植被遭到破坏,植被稀疏、山体裸露等特征突出。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为32.5%,植被的多样性不足,未能体现植被垂直差异分布的特征,同时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发展,造成水土流失严重,秋冬季萧条。”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项目负责人吴沛东说。

  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,东山土层薄,土地贫瘠,是种不出什么庄稼的。“在东山可耕种的大部分区域只能种玉米,由于缺水,农作物的产量难以保证,长期下来造成很多耕地荒废无人耕种,生态环境不断恶化。”东山脚下的隆阳区河图街道魏家社区党总支书记魏亲帅说。

  为守住青山绿水、建设美丽家园,去年3月,保山市启动了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.67万亩的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项目,通过“山脊戴帽子、坡面栽林子、沟底建坝子”的生态恢复策略,探索生态恢复和生态经济发展并行发展路径,将东山打造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“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”。

  与此同时,通过生态产业引导,文化产业润色,旅游产业统筹的思路,该市将东山建设成为“代表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的第一印象区”;通过深入挖掘东山哀牢文化遗存传说,以景区化标准高规格建设,将东山打造成为承载保山市民哀牢圣山记忆,回归山野林趣的重要场所,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多元的游憩场所。

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保山市根据生态修复具有公益性、长期性、广泛性的特点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,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鼓励和引导资本市场创新,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建设领域。采用了“政府+企业”型的开发建设模式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及经营,引进东方园林,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,通过特许经营、投资补贴等形式进行建设。

  “具体采取在PPP框架下的BOT模式,即整个项目以BOT模式(建设-运营-移交),来达到统一管理、统一运营、统一维护的目的,由政府指定国有投资公司与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(SPV),负责本项目PPP合作期内相应工程的设计、投资、融资、建设、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,项目公司可从土地增值中获得收益,或者从生态修复后旅游文化及农业设施的建设经营中获得收益。”吴沛东说。

    各司其职 “园中园”快速推进

  为加快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,充分发挥各方建设积极性,保山市委、市政府创新模式,将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的2500亩核心区作为东山森林公园“园中园”进行打造。

  “园中园”按照“统一土地流转、统一规划设计、党委政府主导、分区分片实施”的原则,市级统筹布局、统筹风貌、统筹树种、统筹景观,进行统一规划设计,各县(市、区)分区分片负责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。

  “根据山地地形特征和面山绿化景观效果共分为5个分区,分别由隆阳、施甸、腾冲、龙陵、昌宁5县(市、区)负责进行绿化种植,形成城市主轴东山面山绿化景观效果。按照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要求,‘园中园’同步统筹规划建设绿化、灌溉、游道和公共服务设施。”吴沛东介绍。

  在推进“园中园”工作中,保山市做了明确要求,对项目区内已成林成材的林地,根据绿化景观需要进行调整、优化、提升,不得破坏和大面积砍伐。所保留树种结合地块内绿化景观规划需要进行调整搭配,形成错落有致、层级搭配的自然生态绿化景观。

  腾冲市、施甸县、龙陵县、昌宁县在认真完成东山森林公园“园中园”责任地块建设任务的同时,结合各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和宜居城市需求,以东山森林公园“园中园”建设为助推,加快落实各城市“生态修复、城市修补”工作任务,通过各中心城市生态修复,引导全市全域生态环境提升和全域旅游景区创建,实现“四创两争”目标。

  在龙陵“园中园”建设现场,朴树、栾树、日本早樱、蓝花楹、梅花、天竺桂等苗木已绿树成阴;地被种植覆盖了裸露的红土,一片绿色;经过紧张施工,龙陵“园中园”俨然成为了一个草木葱茏的花园。

  “龙陵‘园中园’计划完成投资12000万元,截至9月上旬,完成投资10705.8万元,占计划投资89.22%,现阶段种植苗木19079株。”龙陵“园中园”项目负责人说。

  为促进“园中园”项目快速推进,保山市倒排工期,每月在当地报纸“晒出”施工进度排名,有效推进了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进度。“截至9月上旬东山累计完成投资44921.75万元,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2.3%。”吴沛东说。

    未来可期 让东山绿景入城

  东山土层薄、沙砾化严重,为提高苗木成活率,在项目施工过程中,采用了“导水改土”的思路,土因水而治,水因土而得其用,构建东山生态恢复的基地条件。

  “导水采用‘大水分散,小水集中’的整地措施,在东山坡面上建设‘隔坡水平带’,利用坡带种草恢复生态,加快坡耕地治理进度,同时利用坡带产流灌溉下面的水平耕地,将局部水体起到蓄水保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。”吴沛东说,改土是利用东湖开挖和万亩荷塘整治契机,将东山脚下的东湖和万亩荷塘开挖肥土转运至东山上的水平耕地上,改良土壤。

  因措施得当,在施工区域,原来灌木稀少的东山渐渐披上了绿装,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的成效逐渐显现。未来将形成“一廊四心耀东山,三园六片定九川”的结构格局。

  “一廊”:规划形成一条连山连水的生态廊道,南北向串联整个东山生态恢复工程,打造生态恢复展示廊道,同时为游客提供“步移景异”的玩赏体验;“四心”:麦场综合服务中心、红岩文化体验中心、大坝果林生态养护中心、梅子沟农园休闲中心;“三园”:文化休闲生态旅游园、庄园经济生态恢复园、龙潭疏苑生态体验园;“六片”:旅游综合服务片区、哀牢文化体验片区、绿峪生态养护片区、野奢生态养护片区、工业文明体验片区、休闲农业体验片区。

  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与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、万亩观光农业恢复工程共同打造成保山生态休闲新地标,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突出水景,万亩观光农业园突出农田风光,东山则突出山林果园生态体验,三者形成互补发展。

  “根据保山市城市设计概念,东山的景观打造与城市视线通廊相衔接,使市民在城中能望见最美山景,让东山绿景入城。根据视线分析,在东山视线眺望较好的点设置观景平台,使游客在东山上能俯瞰保山坝全景和城市全貌,构建城望山有景可望,山看城有点可看的视觉眺望体系。”保山市规划局副局长、总规划师张怡怡说。(朱金磊)


免责声明: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保山房网(www.bsfangw.com)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!
网友参与评论
 
条评论
表情
点击加载更多
返回顶部